登陆注册
1006200000005

第5章 上篇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

第一章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2)

第三重义就是要求君子成为“通才”。这个词很容易让人想到曹丕在《典论·论文》里对建安七子的点评:夫文本同而末异,盖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此四科不同,故能之者偏也;唯通才能备其体。七子文体上各有所长,但都不是通才,曹丕自己也并没有找到这样的人,而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几个身兼数艺的人呢?可见孔子对君子的要求何等之高!

孔子的学问本就源于生活,其归宿也在于生活,梁漱溟先生称儒学为实践之学也是此意。《论语》中所体现的不仅有孔子对人生的态度,还能从中领悟到生活的艺术,而他所说的君子就是这样一个能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之人的理想人物。只有像君子一样做到不器,方能触水逢春,左右逢源。

弦外听儒音:

《典论·论文》:《典论》是曹丕的一部学术著作,全书已佚,《论文》是其中唯一完整保存下来的一篇,是中国第一篇文学批评的专门论文,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建安七子:建安年间,对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之称,始于《典论·论文》

乐以忘忧,陶醉生活中

“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

孔子是一位温厚的长者,又被追封为圣人,世人对他的定位总是忧国忧民而一脸严肃的神态,仿佛他生来就是为了天下苍生而活,修身的目的也只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没有自己的生活情趣。他曾说:道之不行,吾将乘桴于海。如果一日过上了逍遥自在的日子,反倒是不快活的无奈之举。这样的生活不是太过沉重了吗?难免令人敬而远之。

他们的生活真的如此枯燥乏味而不快活吗?梁漱溟先生却给了我们对孔子生活的另一种解释。在他看来,孔子是靠趣味去生活的:个性特别的人,里面充足的人,他的直觉很强,都是靠趣味生活,结果都是非功利派(孔子)……所以不应看非功利派(孔子)是一个很严的样子,其实他是顶富于趣味的。

孔夫子竟和趣味挂上了钩,多少有些令人意外,梁漱溟先生却毫不迟疑地推出了这一结论。他说:天下最危险的事,就是怕人没有生趣……人好的行为,通统是从和乐的心理出来……他心里是和乐的,这种和乐就是生趣。孔子不正是在做着“好的行为”吗?从快乐中得到生趣,这就是孔子的原本的生活真相。当初儒家最吸引梁先生之处也就在于《论语》满纸皆乐。生活本身就是乐的,而孔子又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生活的人,这样的人怎会让自己的生活乏味呢?

孔子还曾说过: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不管是智者或是仁者,他们都能从山水之中敏锐地捕获和自己最相契合的气质,天地之间,花鸟鱼兽,自来亲人,这种生活不正是极富于诗情画意的吗?

当然除了乐,孔子也承认生活中有“忧”,即不那么快乐的事情的存在,“君子忧道不忧贫”。孔子说忧,但是不说苦。苦是一种太强烈太刺激的味道,可见在他看来生活虽有不顺心,但肯定是美好的,不至于让人痛苦。而且他还为我们排遣忧找到了一条轻松的出路:乐以忘忧。看似同语反复,不忧即是乐,其实自有道理在其中:如果心里时时充满着柔和和乐的感觉,哪里还有空间留给忧呢?

无论是忧还是乐,都是对生活的态度,是从心里生发出来的,与环境无关。即便是清贫的生活,依然是富有趣味的。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自己的气质能令苔痕上阶绿的陋室生香,自己乐在其中,又何陋之有?孔子最欣赏的学生颜回正是这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这种生活的趣味正如陶渊明所言,此中有真义,欲辨已忘言。妙不可言,不可言传。

生活的乐趣虽然只能由自己去体会,但无疑人人都心向往之,孔子也不例外。他不是苦行僧,借现在的受难去换取日后的光辉,而是在人生的长途跋涉中收获着点滴的快乐,乐以忘忧,这才是智者。在他眼里,生活的每个细节都隐含着不尽的趣味,值得细细咀嚼。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疏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

他的生活何等精致:饭食越精细越好,鱼肉越细美越好。饭食放久了会变为,鱼肉也会腐烂,这就都不吃。颜色不好看的不吃,气味臭的不吃。烹饪的火候不对不吃。不到吃饭的时间不吃。切肉的刀工不合度不吃。酱配得不对不吃。肉虽然多,但不能让吃肉的分量超过粮食的分量。只有酒没有规定用量,以不喝醉为限。买来的酒和干肉不吃,不去掉姜的食物少吃。这般琐屑且细致的要求,足以令今日以享受生活标榜自己的小资们也望尘莫及,谁能说他不会享受生活呢?

这样的孔夫子,不只是风尘满面地奔波于各国之间,也不仅仅是正襟危坐于学堂上对学生耳提面命。他会对着一堆美食喋喋不休,也会在冬日风雪中看万树凋零而松柏独全。这样的孔夫子,虽然身后没有道德高地做背景,但岂不是可爱得很?

弦外听儒音

四书五经: 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因秦朝焚书坑儒而亡佚,就只剩下了五经。

心中自有青山在,世事纷扰如蛛丝

“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

司马迁说,人穷则反本。在生活停滞不前走投无路之时,人就会转而去追寻宇宙的起源、人生的意义等玄而又玄的问题。这种困惑往往源于自己生活中的混乱,梁漱溟先生称之为生命的滞塞。生命如水流动,一旦滞塞便会浑浊,让你看不清生命的真谛。生活之乱,也正是因为心被他物所遮掩了,人变得会惶惑不安,不知何去何从。

梁漱溟先生曾说:“我们生活之乱是由于心跟着念跑。原来心是自然的,现在变成了勉强的,到后来这种勉强的反成为自然的了。因为我们的心原来没有杂念才自然,有杂念就是勉强。现在有杂念反成了自然,而没杂念竟成了勉强,仿佛要想法去恢复安和泰然反成了难能之事。”当自己的心外面的东西所牵绊时,各种力量牵着你往不同的方向走,言行举止就会显出勉强,进退维谷。要摆脱这种状况,当然是要排除杂音,专心地去听从心的指引。但是如何才能顺心率性而行,不让杂念扰乱自己的生活呢?千年前的孔子就给出了答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一个有志之士,在面对外界的诱惑纷扰时,不管外面桃飘与柳飞,只咬定自己心中的青山,如此才不至于随波逐流、摇摆不定,把生活搅成一团乱麻。王安石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自己的心志若能像北斗星常悬于空,又何愁会迷失方向呢?

但并非每个人都能称得上是有志的匹夫。司马迁笔下的李斯就是一次次在犹豫中被拖入了泥淖,深陷难出。他在权利的面前,一次次做了妥协。本该忠于秦始皇的遗嘱,却为赵高收买;原该急流勇退保全自己,却在死前才叹息:吾欲与若复牵黄犬出于上蔡东门逐狡兔,其可得乎?

而孔子则用他颠沛流离的后半生证明了自己的匹夫之志。他在周游列国时年时已高,几次到了穷途末路,但他只是坚持奔走、奔走,如同那位追赶太阳的夸父。

鲁定公13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桓氏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他了,孔子在不得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旅程。这一年,孔子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 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也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逃离匡城,到了蒲地,又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又返回了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

鲁哀公2年(孔子59岁),孔子离开卫国经曹、宋、郑至陈国,在陈国住了三年,吴攻陈,兵荒马乱,孔子便带弟子离开,楚国人听说孔子到了陈、蔡交界处,派人去迎接孔子。陈国、蔡国的大夫们知道孔子对他们的所作所为有意见,怕孔子到了楚国被重用,对他们不利,于是派服劳役的人将孔子师徒围困在半道,前不靠村,后不靠店,所带粮食吃完,绝粮7日,最后还是子贡找到楚国人,楚派兵迎孔子,孔子师徒才免于一死。孔子64岁时又回到卫国,68岁时在其弟子冉求的努力下,被迎回鲁国,但仍是被敬而不用。

梁漱溟先生说:“‘匹夫’就是独自一个,无权无势。他的最后一着只是坚信自己的‘志’。什么都可以夺掉他,但这个‘志’没法夺掉,就是把他个人消灭掉,也无法夺掉!”这也是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名言的寓意:一个人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可以消灭他,但就是打不败他。

虽然孔子自谦是一介匹夫,但他所说的匹夫却自有一股傲然之气,风雨不侵、令人敬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孔夫子之谓也。匹夫之志,纯粹而干净,这也就是孔子一生守护的信仰。在当时混乱的局势中不乏朝三暮四的政客,蝇营狗苟,见风使舵,一个不小心来不及转向就葬身波涛之中。孔子不然,虽然周室衰微,礼乐崩坏,他匡复周礼的主张难以实行,实际上也少有君主真心推行,但只要那是他心中向往到达的青山,便穷尽一生之力以求之,一如汤显祖笔下的杜丽娘,“月可沉,天可瘦,泉台可暝,獠牙判官可狎而处,而“柳”“梅”二字一灵咬住,必不肯使劫灰烧失”。对孔子而言,只要咬住了自己心中的志气,其余的风雨或诱惑都不过是杂音,于是将它们都似蛛丝那般轻轻拂去,只留得心中一片清明。

弦外听儒音

爵位制度:周代分贵族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周公:姓姬名旦,相传他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其言论见于《尚书》诸篇,被尊为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代圣人,《论语》中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汤显祖:明代戏曲作家,代表作《牡丹亭》,他的老师罗汝芳是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以发人“良知”和济人急难闻名于世。

同类推荐
  •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伊斯兰文化第二辑

    这本由兰州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精心编辑的伊斯兰文化研究论文集,是近年来伊斯兰文化研究成果中的一本比较有分量的学术佳作,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在伊斯兰文化研究及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借鉴、相融合方面迈开了新步伐。全书分为文化纵论、义理研究、哲学宗教、前沿思潮四个部分。
  •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道教文化

    武夷山是中国道教名山,以升真元化洞天享誉于世。武夷山道教文化不仅渊源久远,积淀深厚;当代又有发展,不断传扬。2012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世界遗产监测中心合作,广泛搜集相关史志文献记载,开展田野调研,首次对武夷山道教文化之历史、现状、神仙、人物、宫观、科仪、音乐,及其旅游价值等,做了比较完整的阐论,并附录了许多相关的研究资料。此文集可资武夷山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借鉴,也为学术界进一步发掘武夷山道教文化遗产提供有益线索。
  •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

    《佛教的故事》本书力图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佛教的产:尘及在中尉的弘扬。著者在参考了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从历史、文化和艺术等多种角度来探索佛救,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人精深。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觉悟:济群法师谈人生佛教与智慧人生

    每个众生都具有觉悟的潜质,具有成佛的力量;佛是觉悟者,法是认识宇宙人生,走向觉醒的方法; 认识人生,改善人生,觉悟人生!《觉悟》是济群法师历年弘法的理念和核心思想,特别是他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基础上提出了人生佛教,用佛法的智慧来指导人生。本书分三篇:“有所思”,讲述人生佛教的提出和思考过程;“有所行”,讲述佛教教育、弘法的具体实践;“修学之旅”则是济群法师本人的修学经历和体会。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名门挚爱:权少的亿万宠儿

    名门挚爱:权少的亿万宠儿

    分手五年后,楚念嫁给了陆乔深,被逼着吃了回头草!她从前女友升级成他的现任妻子,陆太太的名声甚嚣尘上。陆先生是商界新贵,只手遮天,掌控着无尽的财富,却唯独不能掌控他的妻子。听说,陆太太新婚晚上想逃婚!听说,陆太太对陆先生冷淡,晚上都不睡在一起!白天,陆乔深轻笑回应,“听谁说的?我太太跟我生活和睦。”晚上,陆乔深压着楚念,“冉冉,有人说你对我冷淡,我们要不要破一下谣言?”“陆乔深,你出去!”陆乔深无视某女的反抗,邪笑着把她逼近角落……【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漫步人生路

    漫步人生路

    她,宋慈,纯纯八零后的俏人儿,却比单单不像本世纪的产物,思想老成的近乎那个古董级别的老婆婆,但是,哎哟!睡醒的时候又像未来走错了时空的家伙,哎呀!反正是,那个地球人群里少找的的物种。于是,这样的稀罕品种偏偏又遇见了另一位即将濒临绝种男人,在淘气月老的老眼昏花的牵线下,会碰撞出神马样浮云飘飘的生活小浪花啊!他,唐朝,剑眉慈目,身高马大,出得了厅堂,进得了厨房,拿得出去,带的进来的七尺大男人,因为一句戏言,把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交给了一个绝对不靠谱的丫头片子,而且还没有还手的余地,一辈子就这么交代了,冤不冤啊!真是的。千年一遇的好事情就这样迎头盖脸的砸了过来,容不得品尝一下蜜月的味道,就中奖一样的坐上了升迁的火箭,扶摇直上九重天啊!看看,这是一个处处有奇迹的世界啊!生活的大幕就此拉开了!!!!!!漫步人生路!!!!!
  • 神游都市

    神游都市

    洛天深山出来的隐世高手,奉命下山救人,却不曾想所救之人竟是自己的未婚妻的爷爷,随着事情的发展,一些他不知道的隐秘被一一揭开。最后他还有一个使命,那就是……,他冲冠一怒为红颜,杀上一个不可招惹的势力。踏世家、对峙上古门派……,一切尽在
  • 时之末日

    时之末日

    生从来不是死的对立面,生和死是一对好邻居,因为有了死,生才有意义;因为有了生,死才有价值。一个先天感情缺失的少年,在末日里发生的一系列事......
  • 我们注定终将别离

    我们注定终将别离

    5岁那年,他心里的天使一般的女孩因为他,死了。13岁那年,他在一个女孩身上找到当年那个小女孩的影子,想珍惜她。他18岁那年,她离开他,去了美国。他找了她5年,。他23岁那年,他爱了10年的她终于回来了,即使她失忆,又有什么关系呢,他可以等她…可当他们踏过重重困难,穿过片片荆棘后,上帝跟他开起了玩笑,这个玩笑,注定他这一生,再也无法让他们在一起……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撩妹总裁:要够了没

    撩妹总裁:要够了没

    楚香妮从来就没有想过,在别的女人让各种男人缠着的时候,她被一个孩子缠上了,这算什么事啊?孩子撞她倒地,她无奈领回家。结果,总裁威风凛凛的出现:“楚小姐,是以拐骗孩子进去坐一辈子的牢,还是来给孩子当保姆,你自己选?”再傻也会选择后者。
  • 我是文娱小能手

    我是文娱小能手

    一个名校高材生穿到了陌生的平行世界,携带着前世前沿知识的他,在面对陌生的环境,会怎么做?我要将以前的遗憾全部丢掉!我要将以前的梦想全部实现!我要将现在的目标成为现实!我要将未来的一切都掌握自己的手中!
  • 军工院里长大的孩子

    军工院里长大的孩子

    6岁的她随父母迁居省城,住进了军区大院。一次打架,让她结实了4个相伴一生的伙伴。随着成长,生活不再平凡安逸。17岁时,李伊一磨牙说:“程少,我是大姑娘了,你不能说抱就抱!”程颂笑的邪魅,对她说:“知道啊,所以才更要多抱。”19岁时,程颂对她说:“等你毕业,我就打结婚报告。”李伊一以手肘回击,对他说:“不要。”情感白痴宋晨,在他们的说教中知道了什么是爱情。失恋的高晓宇想找地猫儿着,却在情绪刚涌上来的时候,被人“拎”出来一顿埋汰。新近奶爸钟柟对着怀里的婴儿干瞪眼儿,而正忙活冲奶粉、拿尿片的三个人气的只能磨牙。五个年轻人,满怀理想,充满热情,他们是彼此的温暖,彼此的依靠。他们的生活尽情而酣畅。